新得利(中国)

全国服务热线:
400-850-6066
新闻资讯
一站式检测技术和咨询服务
One-stop testing technology and consulting services
新闻资讯
一站式检测技术和咨询服务
One-stop testing technology and consulting services

新闻资讯

公司动态
新闻资讯
about us
联系新得利(中国)contact us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动态
如何顺利获得饲料维生素检测判断产品质量?关键指标看这里
发布日期:2025-07-30
浏览次数:294

产品质量在饲料研发与生产领域直接关系到养殖动物的生长性能、健康状况乃至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。而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与活性,是衡量其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。对于科研人员而言,顺利获得科研规范的维生素检测,精准把握关键指标,助力饲料产品质量评估。

饲料检测

维生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

不同种类的饲料,针对不同养殖动物及生长段,都有明确的维生素含量标准。例如,仔猪饲料中维生素 B12 的推荐量通常为每千克 15-30 微克,肉鸡育肥期饲料中维生素 D3 的含量需达到每千克 500-1000 国际单位。

科研人员在检测时,第一时间要将实测的各种维生素含量与对应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或企业内控标准进行对比。若检测值低于标准下限,可能导致动物出现维生素缺乏症,如维生素 A 不足会引发动物视力下降、生长迟缓;若高于标准上限过多,不仅会增加饲料成本,还可能产生毒性作用,影响动物健康。

维生素的稳定性与活性

维生素的稳定性较差,易受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氧气等因素影响而发生降解,失去活性。因此,检测饲料中维生素的活性状态至关重要。

比如,维生素 C 具有强还原性,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被氧化破坏。顺利获得检测饲料中还原型维生素 C 的含量,可判断其在加工、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。若活性维生素含量大幅下降,即使总含量符合标准,饲料的实际营养价值也会大打折扣。

对于脂溶性维生素(如维生素 A、D、E、K),还需关注其在饲料中的存在形式。以维生素 E 为例,天然维生素 E(α- 生育酚)的活性高于合成维生素 E,检测其异构体组成及比例,能更准确地评估维生素 E 的实际功效。

维生素之间的协同与拮抗作用

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并非孤立存在,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协同或拮抗关系。检测时需综合分析多种维生素的比例是否合理,这也是判断产品质量的重要维度。

维生素 E 与硒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,当饲料中维生素 E 含量充足时,可降低动物对硒的需求量;反之,若硒含量不足,即使维生素 E 含量达标,也可能无法有效防止动物出现氧化损伤。

而维生素 B1 与维生素 B12 之间存在一定拮抗作用,若两者含量比例失衡,会影响彼此的吸收与利用。科研人员顺利获得检测多种相关维生素的含量,分析其比例是否处于合理范围,能更全面地评估饲料的营养平衡性。

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重复性

可靠的检测结果是判断饲料产品质量的前提,因此科研人员需关注检测方法的准确性与重复性。现在,常用的饲料维生素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(HPLC)

HPLC 因其分离效率高、灵敏度高、准确性好,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维生素的同时检测。在检测过程中,需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前处理、仪器校准和数据分析,确保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。顺利获得多次重复检测,计算相对标准偏差(RSD),若 RSD 小于 5%,说明检测方法的重复性良好,结果可靠。

顺利获得对以上关键指标的检测与分析,科研人员能全面、客观地判断饲料产品的质量。在实际工作中,需结合具体饲料类型、养殖需求及检测目的,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案。如您有饲料检测需求,请联系新得利(中国)。

创新开展,领航未来
给予一站式检测技术和咨询服务
全国服务电话:
400-850-6066